2013年的最後一天,我接到軒揚的電話。軒揚高興的告訴我他通過FRM Part I及Part II考試的好消息。在此,恭喜他!
軒揚目前是國立高雄大學財務金融所研二學生。能一舉通過兩個Parts考試,誠屬不易!
他是如何辦到的?以下是他的考試心得分享。
在分享這篇心得的當下,心裡滿是喜悅與驚奇。很幸運地,我在2013年最後一天收到GARP協會寄來的E-Mail,接連兩封通知書上顯眼的Congratulations字樣讓我難以置信,這真是幾近完美的結局!
在2013年約略5月份時,我忙著應付碩士班的課業,也比別人更早開始準備論文。相較於班上的同學,壓力當然重了些,而辛苦的目的在於替自己多爭取準備證照考試的時間。但哪張證照比較適合?這問題仍遲遲未決。最後,我在CFA與FRM中做出抉擇。由於CFA需要完整取得三個Level才有提出特許資格的條件,最快也需花費二年多的時間。但FRM可以選擇在同一天報考二個Parts,倘若實力與運氣都有俱備,也許一個完整的FRM資格較CFA吸引我許多。
那時正值期末,雖然這樣的想法很強烈,但礙於期末沉重的考試與報告,我仍無法分心。在我學期結束後,便開始著手尋找適合的補習班。我發現高雄市缺乏這樣的輔考服務,許多知名的補習班大多以需求不足為理由告訴我沒有開設相關課程。最後,我在網路上搜尋到老師的公司網站,當下便毫不猶豫地致電老師。
我記得與老師初次通話時,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他的熱忱。在詢問我的相關背景及研究領域後,老師幫我分析是否適合報考FRM。由於我本身為科班出身(大學及研究所主修財金),拿手的科目為統計、數量方法及定價模型,再加上我的研究領域集中於套利及避險等操作策略研究,相較於一般人,對於FRM的許多內容並不陌生。與老師見面並詳細討論後,老師非常支持我先以考取FRM為目標,並同時報考PartⅠ及PartⅡ。我曾懷疑自己能力是否足夠同時負擔兩個Parts,但老師仍強烈建議同時報考,因為PartⅠ及PartⅡ的內容有相當的連貫性,準備完PartⅠ後再繼續準備PartⅡ正好打鐵趁熱。想想自己的初衷,當下便毫不猶豫地決定同時報名兩個Parts。
上課的第一天,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讓我驚訝。誠如老師在網頁上的說明,老師的上課方式孑然不同於坊間補習班一貫的「我講課,你聽課」。由於老師重視互動,常常在解釋完一段內容後,要我們用自己的邏輯重新說明剛剛的概念。這個方法最大的收穫在於能清楚明瞭自己對觀念錯誤的理解與認知,而且可以藉由重複說明的動作加深記憶。在老師將近四個月的FRM課程裡,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我認為最值回票價的地方。我也強烈建議有意願參予老師課程的朋友能適應這樣的授課方式,對於釐清自己的盲點,互動式教學能產生最大的效果。
接下來,我整理出一些與考試相關的心得與建議:
⑴ 首先,不要排斥英文。由於FRM僅以英文出題,過度依賴中譯本無助於提升閱讀能力。我發現FRM不會有太多艱澀的單字,重要的是熟悉FRM考題的句型結構。至於中譯本的功能在於輔助並驗證自己對原文的理解是否正確,如果剛開始英文基礎不好,建議先閱讀原文課本,最後再對照中譯本。「英文為主,中文為輔」是剛開始準備FRM必須調整的習慣。
⑵ 上課需要的教科書可分為Handbook、Schweser Note以及Practice Exam等三份。Handbook是官方出版的參考書,優點在於清楚的定義及交代許多模型的細節及證明過程,缺點在於對剛入門且無相關金融基礎的考生稍有難度。Schweser Note則適合剛入門的考生使用,其優點在於以「初學者」的觀點做淺顯易懂的說明,章節的觀念也循序漸進加深,整體而言是經過細心編排的。然而Note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有時太過斷章取義,不像Handbook會將細節揭露無遺。準備PartⅠ時,我建議以Handbook為主並搭配Note對照。如果覺得Handbook對於模型的定義太艱深費解,此時可翻閱Note,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穫。進入PartⅡ後,Note的表現似乎較Handbook優異些。理由在於PartⅡ並非以具體的模型為主,取而代之的是許多抽象的概念(例如:模型假設的不合理或實務上可能遭遇的問題…等)。因此,Note的編排方式較適合準備PartⅡ的考生,但我仍建議Handbook也要搭配對照比較保險。最後,Practice Exam為官方出版的考古題,勤做考古題並累積解題技巧,這一步在整個準備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。
⑶ 雖然不用費心記憶許多公式的推導及證明過程,但務必要理解應用的時機。最好的例子為選擇權五個希臘字母,由於推導公式繁複且需要具備相當的微積分及數理統計基礎,對入門者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挑戰。考生只需要按照Handbook及Note整理出的定義及熟練Practice Exam出現的考題,相信已足夠應付考試。
⑷ 計算機的使用悠關做答速度及正確性,這是絕大部分考生都容易忽略的小細節。建議考生勤加練習計算機,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與老師詳細討論。
⑸ 我在與同學及老師討論題目時,除了解題外,老師仍會向我們分析考題「怎麼變化?」、「可能換什麼方式考?」,這也是我上課最大的收穫之一。這樣的訓練方法可以加強思考的靈活度,使考生避免單純背誦考題而流於僵化的思維。
⑹ 針對PartⅠ及PartⅡ的每個細部內容,我的心得與看法列舉如下:
PartⅠ部分:
Found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:
此部分考試著重於「基礎風險知識」,例如判斷風險屬於何種類型。學校學過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也是重點章節,而且出題率偏高,建議考生多多保握。另外仍要注意此部分的GARP Code of Conduct,在今年考試中約略出現2-3題,對照以往考題難度變化不大,若有熟讀應不難拿分。
Quantitative Analysis:
數量分析包含了機率論、假設與檢定以及迴歸分析等三大主題。這個章節與學校課程重疊的比例頗大,如果是本科系學生,應已具備一些基礎。如果是初學者,我建議僅需詳讀Handbook及Note,反而不太需要額外購買其他參考書。在我自己比較過學校以及準備研究所的相關書籍後,Handbook及Note的優點在於將讀者視為初學者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抽象的公式。在實際考試時,這部分的考題也相對其他章節制式,只要理解每個公式的定義及計算方法,應該能獲得不錯的分數。
Financial Markets and Products:
此部分考題實務比例較重,尤其許多金融商品在學校可能未曾接觸,也缺乏實務操作技巧。因此準備方式應多多留意各種金融商品,包含商品特徵、意涵及使用時機。在課餘也可以自己上網看看相關商品的介紹,對於準備此章節應該有不小的幫助。
Valuation and Risk Models:
這個章節與數量方法比較類似,考生會遇到許多抽象的模型與大量的計算。尤其在選擇權的部分占有舉足輕重的影響,這部分建議可與老師多多討論,上課時主動將模型的定義敘述給老師聽,此舉能讓老師及時糾正觀念錯誤的地方。最後,模型推導的過程只是幫助理解,觀念及如何應用才是考生要費心的重點。
PartⅡ部分:
Market Risk:
此部分可視為第一部分數量方法及模型之延伸,計算題相較於第一部分少了些,取而代之為敘述性觀念考題。若前述章節基礎不好,則此部分容易因觀念抽象而有丟分的危險。
Credit Risk:
此部分可視為第一部分風險模型之延伸,且實務考題比重頗大,尤以次級房貸風暴之熱門商品:CDO、CMO…...等題目最為重要。考生務必要徹底了解此類型商品之運作模式、背後意涵以及使用時機才有機會拿到高分。
Operational Risk:
此部分為三大風險裡最抽象且最艱澀之章節。由於在學校不常接觸相關知識,且在校考生又缺乏實務經驗,因此作業風險通常為丟分最大來源。此外,考生務必要了解巴賽爾相關規範,巴賽爾幾乎為整個作業風險之主要考題。
Risk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:
此部分幾乎為實務考題居多,通常以基金管理相關主題最為熱門,例如:避險基金。建議考生在閱讀此章節時務必滴水不漏地細讀課文內容。我記得當時已接近考試,自己在進度上比較匆促,所以有些細節沒有記熟,閱讀的品質也沒有前述章節好。考試當天進行PartⅡ時,我才發現很多考題是自己遺漏的那些細節,當下有種悔恨的感覺。雖然最後幸運地通過PartⅡ,但還是要提醒大家若時間許可,務必要「滴水不漏」地閱讀Note整理的重點,避免替自己埋下丟分的風險。
Current Issues in Financial Markets:
此部分考題為風險協會指定考生閱讀相關之金融議題。屬於認真準備就能拿到不錯分數之章節。建議考生可利用Note已歸納出之重點條列式閱讀,應能獲取最大效益。
整體而言,PartⅠ屬於有努力就有回報的章節,而PartⅠ也像老師的預期,許多考生在這部分的得分普遍較高;PartⅡ則因為概念抽象費解,需要記憶的內容也較多,因此得分不像PartⅠ容易。而今年的考題相較以往仍有蠻大的變化,勤做考古題雖然有幫助,但因為重複出題的比率極低,因此無法有投機的心態。但即使如此,考古題仍需要練習,我認為自己這次幸運地通過考試,勤做考題是最大的關鍵,反而不是花時間反覆地複習課本內容。
最後,要深深感謝老師以及宗翰、Terry等二位同學的指導與砥礪。除了在課堂上討論相關知識外,在課餘大家也會分享一些工作的知識與相關經驗,對我這個後輩有偌大的幫助。能夠考取證照且結識老師與兩位前輩,FRM果然是一項NPV為正的投資計畫,值得考生努力追求!
|